2025年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典型分享项目成果简介(2)
2025年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典型分享项目成果简介
项目名称: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与思政建设协同育人的创新研究
单位名称: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项目主持人:周振乾
团队成员:周平、韩维、彭萍、贺娟
一、项目研究背景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先后颁布了多个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04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14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6 年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再到 2017 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都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新时代呼唤新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是对我国社会进步的积极响应,同时也是对促进和提升高校思政建设工作提出新的时代号召和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在公办高校扩招能力达到极限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在校生人数达到186.6万 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 53.4%,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 10.75%。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急需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独立学院虽在课程思政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师资,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客观来说,其在课程思政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譬如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耦合性差,分类推进课程思政效果不理想,课程思政育人意识不强、能力不够、动力不足、资源紧缺等。值得一提的是,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对于课程思政尚存在认识不清、准备不足、无所适从的普遍现象。
体育是高等教育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独立学院教育课程中的基础必备课程。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抓手。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发挥以体立身、以体铸魂,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怡情、以体养志的独特育人功能。然而,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等了解,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新兴发展力量,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课因办学体制、运作机制、经费来源、师资结构、生源质量等方面的特殊性,其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同时随着信息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带来多元化的局面,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海量文化信息使大学生文化猎奇心理膨胀,特别是在不少大学生中,文化取舍上的崇洋媚外现象突出。另一方面,西方的文化渗透、意识形态渗透日益加剧,考验着学生的鉴别能力。基于此,通过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时代独立学院首要政治任务,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研究公共体育课与思政建设协同育人,拓展独立学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筑牢学生思想,是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因此,深挖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资源,并使其与公共体育课教学深度融合,是独立学院促进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项目拟通过教学实例进行课程改革探索,并对课程效果进行分析,以学校统筹、院系指引、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手段,提供切实可行的公共体育课程创新方案,实现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知识传授、技能提高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实现全员全课程育人。
二、研究目标、任务和主要思路
(一)研究目标
研究积极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件要求,以独立学院 公共体育课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入研究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的类型、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寻求体育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通过文献梳理、走访调查等方式,对目前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实施难点、主要原因等,从而达到公共体育课与思政建设良性互动、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新时代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着眼目标——新时代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找准问题——制约目标实现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目标的有效对策——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建设协同育人的最优路径。
(二)研究任务
寻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的异同点,统一公共体育课思政建设方案,并嵌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能够在体育课程中贯穿思政内容,做到“三全育人”,深化教师思政教育理念。同时,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对思政元素的兴趣,深刻了解课程的目标,主动参与体育课锻炼的同时能感知课程思政学习的必要性。
(三)主要思路
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拟定独立学院公共体
育课的课程改革方式,从教师思政能力评估与提升为研究体系,首先从根本着手进行课程建设,对独立学院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思政能力双管齐下,培养课程方向的引路人;对独立学院参与公共体育课的学生进行专业引导的同时促进思政建设内容的学习,针对性的开设课程项目,以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周期效果监控,及时回收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反馈,从而进行公共体育课与思政建设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构建。
图1. 研究思路图
1.提出问题:首先对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的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当前独
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课程类别以及课程的评价标准,寻求公共体育课与思政建设融合的可行性,并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2.分析问题:对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与思政建设的开展难度进行调研分析,
从教师与学生双向调研,了解公共体育课教师思政能力的基本状况,分析学生公共体育课参与的基本需求,以及如何促进公共体育课教师的思政能力、课程改革能力和课程融合能力。
3.解决问题:构建公共体育教师思政学习平台,统一思政融合体系,使教师
在公共体育课中能够顺利的进行思政建设内容及课程的教授;创建公共体育课学生的学习周期,循序渐进的进行公共体育课思政建设课程开发及教学绩效的评估。
三、主要工作举措
1.准备阶段: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进行文献收集,制定调查问卷,走访6-10所独立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制定研究方案,为该研究的开始做好准备工作。
2.前期研究阶段: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批进驻各独立学院研究点进行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调研工作,发掘公共体育课与思政建设相结合的优质课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撰写研究小结。
3.中期研究阶段: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收集研究资料,参考已有的研究报告进行公共体育课与思政建设内容的课程创编,拟利用独立学院授课时间空白期对体育教师进行思政课程培训,形成考核机制,修正研究结果。
4.后期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反馈教学成果,进行教师与学生座谈会,总结研究结论,形成调查报告及论文。
四、取得的工作成效
研究最终成果主要包括2篇期刊文章,2项专利以及4项教学大纲。并面向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7000名在校学生进行公共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普及,最终实现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知识传授、技能提高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实现全员全课程育人。
五、特色和创新点
本研究深挖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资源,并使其与公共体育课教学深度融合。同时,本项目通过教学实例进行课程改革探索,并对课程效果进行分析,以学校统筹、院系指引、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手段,提供切实可行的公共体育课程创新方案,实现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知识传授、技能提高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实现全员全课程育人。
点击下载文件: |